业务范围:节能评估 | 可行研究 | 环境影响 | 合同能源 | 清洁生产 | 能源审计 | 水土保持 | 污水处理 | 节能改造 | 资金申报 联系我们 | 加入收藏
行业信息
首页 > 绿色资讯 > 行业信息 > 正文

农村沼气池如何避免“断气”危机?
2012-08-06 17:23:22   来源:   作者:   评论:0   点击:

&nbsp 7月28日,北流市北流镇甘村独石组,10吨稻草被投进了一座掩埋在地下的巨大沼气池。15天后,这个池产生出的沼气,将通过管道供应到100户村民家中。在受原料短缺等因素影响下,我区不少地方的沼气池已经停

   7月28日,北流市北流镇甘村独石组,10吨稻草被投进了一座掩埋在地下的巨大沼气池。15天后,这个池产生出的沼气,将通过管道供应到100户村民家中。在受原料短缺等因素影响下,我区不少地方的沼气池已经停用,但北流市探索出来的模式,却让农村的沼气产业“华丽转身”。
  
  原料短缺,沼气池被迫“断气”
  说到农村的沼气发展,“恭城模式”曾经是全区沼气建设的一个“里程碑”。
  六七年前,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竹山红岩村的养猪户朱天佑,饲养150多头生猪,兴建了一个容积为140立方米的沼气池。这些沼气通过管道,输送到村里26户村民家中。朱天佑按每立方米1元钱,直接向村民们收取使用费。红岩村成为恭城第一个实现沼气管道化供应的村子。这种“养殖户+农户”的“恭城模式”,当时获得推广。
  多年过去了,红岩村的管道沼气使用情况如何?8月2日,恭城县农村能源办公室的副主任曾华告诉记者,红岩村的管道沼气,早在两三年前就停止供气了。原因是朱天佑不养猪,改养竹鼠了。没有猪粪,沼气池也就“断气”了。
  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朱培铭说,当年集中供气的沼气池,至今还闲置着,主要是养殖业不景气。他说,红岩村主要以种植水果业为主,没人种田,也就没有秸秆替代猪粪,又不能去割草代替秸秆,“集中供气不太现实”。如今,只有部分家庭的小沼气池还在使用。
  北流市能源局副局长谢璧蔓说,不但红岩村,很多地方的沼气池,都因为“无粪下池”而“断气”。沼气池“一年好,两年差,三年不管养青蛙”的现象很普遍。北流市建立起的12万多座沼气池,就曾出现过46%以上的沼气池无法正常使用。解决农村沼气发展的原料“瓶颈”,就迫在眉睫。
  
  模式改变,解决原料危机
  8月2日上午,北流市平安山村案台岭组。51岁的农妇黄小红家,厨房里没有柴草,却装着沼气智能计量表。扭开点火开关,浅蓝色的火焰猛烈地燃烧。黄小红对全天24小时供应的沼气很满意,因为火力比煤气更猛,价格却比煤气低很多。
  黄小红家没有养猪,也没建沼气池,沼气是从3公里外一个养猪场的管道送来的。村里用管道沼气的共有100户。黄小红至今连沼气池都没去看过。她说:“我只知道充值IC卡后就可以用气了。”
  这个沼气池是平安山养猪场的老板唐原堃出资建设的,容积有600立方米。有1.2万多头猪的养殖场,每天产生的猪粪有四五吨多,供给100户农户的沼气用不完。
  唐原堃原本想建沼气池解决养殖场的排污问题,没想到北流市能源局也想寻找一个大养殖场建设管道沼气,双方一拍即合:养殖场出资建设沼气池,能源局动员北流市一家专门从事沼气产业经营的服务公司,负责沼气池的建设、安装、入户等后续服务。
  按照养殖场与服务公司的约定,今年1月份向农户供气后,销售沼气、沼渣的收入,除掉专门管理服务人员的开支等成本后,养殖场与服务公司对半分成。唐原堃对这个方式也很满意:“我只管养好我的猪,其他全部交给服务公司打理。”
  恭城“养殖户+农户”模式,在北流变成“公司+养殖户+农户”模式。后期建设的沼气池,以大养殖场为依托,集中供应管道沼气的模式,虽然摆脱了原料短缺的困扰,但相对于早期建设的、数量庞大的农户自用沼气池来说,原料短缺问题,仍然未能缓解。
  
  另觅途径,摆脱养殖依赖
  据谢璧蔓介绍,北流市共建成沼气池12万多座,在全区居于首位。因原料短缺等原因,所面临的“断气”危机,比其他地方更严峻,但通过技术攻关,旧池重新燃起了火焰。
  产生沼气的方法,除了动物粪便,还有稻草等原料。从去年开始,北流市开始向已停止使用的旧沼气池“开刀”。该市六麻镇陈村的30户农家的沼气池,成了旧池改造的试点。在统一抽渣、更换管道、炉具、统一投放稻草发酵原料后,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,30户人家的沼气池,终于重新供气。
  北流市农村能源生态局业务技术股股长廖伟国说,用稻草替代动物粪便,摆脱了对养殖的依赖,但也带来了难题。稻草在发酵后容易形成坚硬的壳层,不但影响产生沼气的效果,还会堵住沼气输送。经过他们的反复技术攻关,才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  替代原料的解决,让不少村庄的旧池焕发了活力。今年以来,北流市在新圩镇宋村、六旺村开展稻草发酵推广,又有135个沼气池恢复正常供气。
  稻草,不但恢复了农户的沼气池,也为集中供气提供了可能。据介绍,除了北流镇甘村的稻草沼气池,目前广西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试点工程的实验项目,也落户在北流市民安镇,容积达1200立方米,设计向1000户农家供气。
  今年5月至6月份,来宾市、桂林市、崇左市等地的能源部门,纷纷到北流市参观考察沼气建设经验。6月6日,北流市能源局局长吕振勇代表广西唯一户用秸秆沼气推广重点县市,参加了全国经验交流会。
  谢璧蔓说,目前北流市沼气池的使用率,已经由原来的58.3%提高到88.5%。廖伟国说,与大型养殖场集中供气相比,稻草沼气的价格虽然高点,但仍然比煤气价格要低廉。
  
  建管并重,让沼气持续燃烧
  对于农村沼气面临“断气”的危机,谢璧蔓分析了其中的原因。她认为,主要是早期各地“重建轻管”所致。在大量沼气池建设发展迅猛的同时,后期的管理服务却得不到重视。
  “你让农民去抽渣、维修、解决技术问题,显然是不现实的。”谢璧蔓说,国家目前也只对建设有补助,但对后期管理、维护却没有经费支持,客观上也导致沼气池无法得到及时维护。要让沼气池持续燃烧,后续服务只有走向市场化。
  在总结了实践经验后,北流市开始组建了市、镇、村三级沼气服务站,对全市沼气池采取了灵活的“保姆式”服务。用户可以选择采用全托、半托和自由托的方式。全托,就是由服务站及服务公司全面管理服务,沼气业主完全是“甩手掌柜”。新圩镇平安山养殖场沼气池,就是全托的模式。半托就是只负责后续服务,如清渣、维修、提供原料等。自由托则是沼气池农户可以每年缴纳24元会费,加入沼气协会,协会则联合服务站,对用户日常的维护管理进行技术指导服务,解决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。
  在建管并重的同时,北流市也开始大力发展沼气产业。在沼渣制造肥料创造效益方面,也迈出了重大的步伐。产业化的发展,让沼气不仅摆脱了困境,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
上一篇:清洁能源点燃“新城市化”运动引擎
下一篇:美对中国新能源补贴展开调查 光伏产业可能再受冲击

分享到: 收藏